苗易家
客服电话:17896393308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 » 正文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黄浦江岸线转型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苗易家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360

由上海杨树浦电厂改建的灰仓艺术空间。田方方 摄

  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沿滨江栈桥察看黄浦江两岸风貌,调研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在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发展历程的老工业区,总书记详细了解了黄浦江岸线转型工作。他满怀深情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上海市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工作,通过滨江岸线转型建设世界级滨水区,将两岸公共空间营造成卓越全球城市的“城市会客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浦滨江南段从见证昔日辉煌的“工业锈带”,一步步蜕化转型成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生活秀带”。

  高起点的规划设计

  滨江公共空间为城市带来美好生活

  滨水空间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是全世界的共同认知。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记载着城市的变迁,引领着时代的风潮,将上海带入了世界滨水城市的共同话语体系。当上海的黄浦滨江遇上悉尼的海港前滨,当上海的苏州河遇到威尼斯的城市河网,世界的会客厅在滨江空间悄然开放,让上海的故事被全球聆听。

  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2035年的上海,将是一座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男女老幼在这里安居乐业,中外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各种文明在这里交融荟萃。上海将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幸福宜居城市之一。”在这一轮规划中,上海明确了将黄浦江两岸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的发展目标。

  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需要世界级高品质的滨水公共空间。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将一江一河沿岸打造成为代表上海卓越全球城市水平的标杆区域、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体现上海城市形象的著名地标”总体目标,制定大力推动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工作。2017年12月底,黄浦江两岸实现了45公里岸线贯通,同时,滨江岸线也逐渐从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型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开放空间为主的生活岸线。

  今年1月底,上海市政府进一步出台了《关于提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批复了《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和《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年)》。黄浦江两岸贯通和空间品质提升工程进一步在45公里基础上向两端延伸;苏州河两岸贯通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工程阶段,一个个断点在被打通,两岸沉寂的厂房仓库也逐渐热闹起来。

  在黄浦江苏州河工程的引领带动下,上海其他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工作也逐步推开。原来处于城郊接合部的彭浦镇彭越浦河,一度是市区生活垃圾外运的水上通道,近年来在所在地各部门的合力之下,水清了,岸也绿了。800年历史的嘉定古城,保留有完整的十字加环的护城河体系,2018年6月,环城河内圈6.5公里实现了贯通,成为市民非常喜爱的休闲、锻炼场所。今年1月,闵行区“浦江第一湾公园”正式揭牌。此外,青浦新城的21公里环城水系公园也即将落成……

  据了解,杨浦滨江岸线15.5公里,分南中北三段。其中,南段位于秦皇岛路以东、杨树浦路以南、定海路以西、黄浦江以北,岸线长度约5.5公里,规划范围约39公顷,属于上海市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的核心区,历史久远、岸线冗长、资源独特。

  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众多之最。根据2013年8月上海市政府批复的杨浦南段滨江控详规划,本着“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的精品意识,杨浦滨江规划建设在充分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模式,形成了“以工业传承为核,打造历史感、生态性、生活化、智慧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滨水岸线”的设计理念,通过发掘杨浦滨江地区百年工业传承的文化特质,彰显世界一流滨水空间魅力。

  在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闻发布会上,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提出了杨浦滨江“后工业、新百年”的发展理念。通过全力打造“滨江国际创新带、后工业未来水岸”,杨浦区委、区政府雄心勃勃,意图让世界看到一个“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产城融合发展、历史与现代互补共生、科技与生态高度集约”的杨树浦国际创新带。

上海杨树浦驿站内工作人员整理公共服务设施。资料图片

  动能转换的变革之路

  从封闭生产岸线到开放生活岸线

  “儿时看到沿路厂区/是烟囱高耸入云/是管道连横延绵/如今终得一探究竟/是百年工业焕发新生/是滨水乐趣老少皆宜/是集体记忆代代传承/是城市更新再创佳绩。”作为大杨浦土生土长的居民,在新开放的杨浦滨江走一趟后,范华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发了一首“打油诗”,配上惊艳的现场照片九宫格,一下子就引来了亲戚朋友的疯狂点赞和留言。“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大学,这里的故事太多太多了,真的应该带娃去看看!”她在回复中还念念不忘将杨浦滨江介绍给还没去过的朋友。

  黄浦江畔的故事的确太多了!这里有始建于1882年的杨树浦发电厂,有始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有始建于1932年的杨树浦煤气厂,当时都是“中国最早、远东最大”。这里,还有上海最早的纱厂——始建于1896年的原第五毛纺织厂、上海最大的棉纺厂——始建于1921年的原国棉十七厂、中国最大的毛纺厂——始建于1932年的原十七毛纺厂……新中国成立后,杨浦的工业总产值一度占上海的26%,产业工人最多近60万。杨浦滨江岸线,不但见证了中国和远东工业的起步,还引领了中国工业的发轫。

  然而,随着上世纪末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曾经黄金水岸的百年工业辉煌逐渐成为城市记忆和文化积淀,杨浦滨江进入了发展动能转换的痛苦蜕变过程。

  2002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工作。按照“还江于民”的开发宗旨和“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总体要求,杨浦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了杨浦滨江南段的基础调研、规划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先后启动了渔人码头、世博水门秦皇岛路站、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项目建设。2013年的杨浦滨江南段控详规划获批后,按照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杨浦区委、区政府加快滨江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土地岸线空间释放、贯通工程建设等工作,于2017年10月底和2019年9月底分别建成并开放了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的滨江公共空间,真正实现了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的转变。

  全线贯通开放的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公共空间里,共建成漫步道约5886米,跑步道约5631米,骑行道约5394米,绿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种植苗木约20万株、约90余种,建设公共厕所5处、停车场3处,设置移动厕所10处、直饮水和售货机10处,规划建设党建游客服务中心8处。每天早晚,沿江晨锻和散步的人群络绎不绝。据统计,工作日每天约2500人、节假日每天约5000人,高峰期曾超过万人。

  这些人群中有居住在附近得以享受优质空间环境的市民,也不乏慕名而来参观工业遗址和公共艺术作品的游客。记忆、工业、建筑、艺术、生活、文化交织在一起,奏出高品质的和谐光影,让老人、孩子、情侣、学生、艺术家、建筑师、工程师都能找到流连忘返的理由。杨浦滨江岸线上,规划保护保留的历史建筑总计24处66幢,总建筑面积达26.2万平方米。按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的原则,杨浦区对建于1913年的明华糖仓、1927年的永安栈房、1927年的毛麻仓库、烟草仓库等历史保护建筑,率先进行成街区地修缮保护,实现工业遗存的再利用、路径线索的新整合、原生景观的重修复。

  此外,在维持建筑整体风貌的基础上,杨浦滨江岸线还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在展示和传承杨树浦近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在杨树浦路沿线着力打造博物馆群落。已经建成的上海自来水科技馆、中国救捞陈列馆和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涵芬楼文化中心,旧瓶装新酒,提升了建筑的可阅读性,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前提下,留存了珍贵的城市记忆,成为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区域。

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人人屋党群服务站。资料图片

  焕发新生的水岸空间

  依托工业遗存进行城市更新

  “如果水有任何魔力,则取决于‘美’和‘好’在人类生活中不可分割。”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规划建筑版块策展人阮昕说,“‘水之魔力’其实即是人与生活的魔力,滨水空间给城市与人的生活带来再生。”在上海2035总体规划中的黄浦江,是上海生态网络建设中核心的生态走廊,向水而生的杨浦滨江,则是集自然生态与人文活力于一身的生态“秀带”。

  杨浦滨江的规划建设者,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纳入杨浦滨江发展规划,依托工业遗存和原生态特色植物,打造后工业的特色景观带,在不动声色的城市微更新中,实现了水岸空间的焕发新生。他们不搞大开发、大拆建,充分利用工业遗存,把船坞、装卸码头、吊机、轨道等重工业元素嵌入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当中,形成了“三带和弦、九章共谱、十八强音”的实施方案,打造体现百年工业文明的人文空间、体现科技与低碳结合的生态空间、体现人群需求的活力空间以及商旅文体交融的复合空间。

  他们利用低洼地形,设计若干雨水花园,因地制宜地运用雨水调蓄功能和海绵城市技术,调节城市水文微气候,创建低碳低能耗、充满野趣的综合环境。凭借智慧化和生态性,杨浦南段滨江入选为上海市第二批低碳发展实践区、市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总建筑师章明对这5.5公里的岸线十分熟悉。从最初公共空间示范段的艰难尝试,到5.5公里的总体概念方案的一气呵成,再到2.8公里公共空间的全新亮相,直至5.5公里公共空间的全面开放,杨浦滨江滨水空间的复兴一直在他和他的团队研究与实践范畴。从对工业遗存全面的甄别、保留与改造、到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探索、再到水岸生态系统的修复、基础设施的复合化利用与景观化提升。

  9月28日晚上,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在杨浦滨江小船坞的船型舞台惊艳开嗓,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式拉开序幕。光影、音乐、浓郁工业痕迹的舞台空间,船坞独具特色的钢板桩墙面呈现斑驳沧桑之美,船坞坞门背后是滔滔的黄浦江水。

  “通过公共空间的复兴,将工业区原有的特色空间和场所特质重新融入城市日常生活之中,使之从过去人们记忆中的‘大杨浦 ’印象中蜕变而出,迎来新的身份认同。”章明认为,后工业化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改造实践为探讨“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搭建了很好的世界性对话平台。

  展现人文活力的城市会客厅

  打造以人为本的公共文化空间

  “杨浦滨江是黄浦江畔最长的工业遗存带。”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工程师白雪茹说,“从徐汇滨江,到浦东滨江,再到杨浦滨江,每一段都见证和参与着黄浦江两岸的可喜变化。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漫步黄浦江作为日常休闲生活的重要片段,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为城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在这条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的工业遗存带上,曾经密布几十家工厂,沿江边形成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的独立用地与特殊的城市肌理,到处都是高高的围墙,到处都挂着“闲人免入”的招牌,将城市生活阻挡在距黄浦江半公里开外的地方,形成“临江不见江”的状态。

  城市空间是生活的载体。隔绝的滨江空间,是大工业时代铿锵粗粝的荣耀奖章,也是转型升级艰难探索的历史创伤。而全线贯通后的杨浦滨江,洋溢着人文活力,充满了生活气息,成为服务于市民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和生活岸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建设工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始终,高品质的建设管理和社会服务成为“生活秀带”的新亮点。对标打造世界级浦江游览项目的要求,杨浦区在秦皇岛路世博水门、渔人码头、国际时尚中心等重要节点,完成三级导览标识系统建设。为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杨浦区还积极创新推进滨江党建,坚持建站与贯通同步、服务与发展同步。包括习总书记考察过的“人人屋”驿站在内,杨浦南段滨江共规划建设了8个党建服务站,并成立滨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平安守护、文明劝导、便民咨询、应急服务等志愿活动,实现“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如今的杨浦滨江,昔日工业遗址已经成为了开放公共空间的有机部分,向全世界开放。这里有世界级的文化活动和文体盛事,曾举办过世界顶级的滑板运动碗池项目赛事。杨树浦国际创新论坛定期在此召开,吸纳全球智慧、世界见解,为杨浦滨江国际化和科技化发展提供独特的视角和建设性思路。

  10月27日,意犹未尽的范华带着儿子再次来到了杨浦滨江。在电站辅机厂“共生构架”户外空间,一群大朋友小朋友忙着用乐高积木“砌墙”“画画”。这个叫做“一砖一瓦”的亲子活动,是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期间140余项活动中的一项。孩子们以“接力拼搭”方式完成的24幅作品,最终将由建筑师设计、安装在“共生构架”的两面墙上,成为这个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艺术展闭幕后,来自10个国家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大家为杨浦滨江量身定做的21件在地艺术作品将永久留在上海,成为上海世界会客厅的艺术家居,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关注城市、融入城市、热爱城市。

  杨浦滨江,在这条“为人民而建”的璀璨秀带上,未来与历史相遇、城市与生活相遇、艺术与空间相遇、人与人相遇……无数次的相遇、碰撞、激荡,故事,正在发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mmzgw929",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
交易保障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现货商城| 大宗采购| 优质企业| 星级品牌| 货源市集| 招商加盟| 展会服务| 行业资讯| 招聘| 企业视频| 行业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