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易家
客服电话:17896393308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伊娃•卡斯特罗、王川:景观都市主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苗易家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3853

  7月16日下午,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成功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与绿色发展学术交流会上,欧洲当代著名景观建筑师、英国AA建筑学院教授伊娃·卡斯特罗与PMA普玛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AA建筑学院客座顾问王川,共同介绍了景观都市主义的理念与精彩案例。

伊娃·卡斯特罗与王川发表演讲

  Plasma Studio是一个国际化的先锋事务所,四个合伙人分别来之英国、德国、中国和意大利。这个事务所是半学术半实践的设计公司,合伙人分别在英国AA、清华大学、新加坡设计艺术大学和香港大学授课,他们在学校都教授景观都市主义,以景观都市主义为理论源泉来进行所有的实践。

  在工业化之前整个景观最早开始的时候,景观就是人和环境很基本的关系。下面进入到生存法则的关系,人和环境的关系其实就是生存和在此中生存的关系。接下来是从事景观行业的人都知道的,自然式风景园林就是 模拟自然景观的一个时期。在城市化进程中,景观被建筑挤压到一个固定的范围内。城市化给整个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个国家都有大量复制的景观。

  景观在人类环境里面,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一直倍受关注的效率型景观,来自于其背后的效率逻辑在使用过程中的展示。这种景观也被称为机械化景观,根据索引找到信息背后所代表的真正的含义,包括和人的活动、丰产性的关系。景观有很强烈的功能关系要求之后,就会形成固定的样子,而不是把基础美学作为一个出发点。

  在这种情况下,伊娃•卡斯特罗和王川提出,要思考景观本身和景观都市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如何将景观本身的元素和城市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城市的设计是多元化的,将不同的学科背景合在一起。这对于景观学来说并不是很新的东西,景观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千层饼的关系,而对建筑学来说相对比较新,如何去在多学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很重要的。最终,复杂的网络性关系可能是真正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模型。

  首先是开放空间的使用。这个开放空间是墨西哥很有名的中央广场,三张图展示了广场不同时期的使用,第一张是每年的艺术活动,后面是大型集会的不同展示。

  接下来是台中中央公园的一部分,这部分展示了水文学的理念——水资源的再利用。水资源再利用并不是以数量最多为最好,而是考虑其能够重新再返还给整个环境。这个项目把生态系统的微观往下推了一层,类似于人工或者再造景观,更多的是形成了微气候的手法。

  功能性景观受到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本身的效率。除了效率之外,功能性景观本身会形成特殊的形态,这种形态反映的是其本身逻辑关系,所以这一点也是比较受关注的。接下来伊娃•卡斯特罗和王川分享了一些实践项目来说明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

  图片展示两块内容,一块是左边鸟群和鸟的关系,这种复杂性体系最后落在空间形态上就是横竖的水平结构体系之间关系或者冲突。他们在后面展示了如何去化解这样的关系,或者如何重新整合这种关系。

  这幅画是景观破碎之后,形成了尖锐的形态。他们认为这就是结构型的表示,表现了后面的力的转换关系。除了结构关系和功能关系之外,最主要的是景观营造环境,景观为任何物种或者使用者营造一种很特殊的环境关系。

  西安园博会项目

  西安园博会的项目整体保留了他们设计的整个核心区。西安园博会是中国园博会项目里面比较特殊的项目,他们做了两个比较主要的尝试。首先西安园博会是第一个没有使用一整块场地的园博会,使用了两边交通不连续的地块。第二个,西安园博会采用了中国比较少见的非中心对称的园博会路口设计。

  这个是刚建成时的航拍图,左边是停车场,白色的场地是开园以后进来的入口区。停车和人流集散在道路的一侧完成之后,通过中间的设计把人流导到核心区,核心区使用的是分枝体系的道路体系。在最右边是西安园博会的主展馆,水的对面还设立了一个温室。

  当时的园博会有大学生园,图片是他们在AA教书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做的小园子,体现小的空间内既有雨水汇集,又有休闲功能等所有的功能。在整个小的区域内,景观和功能性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一味地为了景观效果或者为了功能效果儿做这一块。水渠上面的盖板其实就是一个座椅,所有的水渠都是为了收集雨水的功能。

  这个项目是非中心式的道路系统,出现了比较大的争议。项目在评审过程中,专家讨论会担心设计中所有的道路比一般传统的主轴线道路小,会不会导致人流集散的不方便。但是后来回访发现,项目中并没有因为景观设计而影响人流集散,反而人的分布是相对比较均匀的分布状态。不会出现因为道路系统大家停在一个地方造成拥堵,而传统的主轴线道路,中间如果有任何比较吸引人的一个点,人们就会大量聚集在一起造成交通拥挤。当时的排队现象出现在创意馆的门口,主要是创意馆的面积和参观人数不匹配。

  下面是西安园博会里的温室。整个温室如同和地面合在一起,附在整个的地面上。这些折线,大部分都不是来自对美感的认知,更多是功能性或者是实用性景观的体现,所以大部分的线来自场地日照和汇水的分析。温室整体是U字型,温室内的植物有喜阴和喜阳,自然而然把这个温室分成了两个区域。最后形成的效果有点像地面的二次表皮,整个建筑和地面形态融合在一起的。

  伊娃•卡斯特罗和王川讲他们在做建筑的时候,整个建筑的一个概念是希望建筑可以更多地融合在景观里,很难一眼就看到这个建筑的位置。大家看到这个面是这个建筑的正面,而有三个取景器一样形态的面反而是背面。

  如果建筑不做保安设置的话,那么人在景观环境里走的过程中就会慢慢走到建筑里面,而不用需要一条明确的线来区分室内室外。这是他们在做很多设计的时候的思考和探讨。总图可以看到建筑一侧从地面慢慢隆起到另一面的整个取景的关系。这是其中建成的效果,对面塔是中国很著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做的一个塔。

  土耳其的经济大学新校园项目

  土耳其本身是多山地的国家,所有的场地大部分的坡度30度以上,有的地方达到45度坡。场地本身的自然环境会导致在做设计的时候,有一些先决条件,比如人行的坡度,车行的坡度,后面借用这个来完成整个设计。伊娃•卡斯特罗和王川介绍他们在做大部分项目的时候会有一个圆形的概念,这个概念来源于工业设计。这个场地有两个比较大的特点:一是坡度比较陡,二是建筑密度相对比较高,不能做高层,所以它的覆盖率比较满。在坡度比较陡的场地里面,首先要考虑的是坡度关系应该怎么走,包括建筑打开关闭后让景观和建筑之间更加的有机结合起来。

  项目分析中坡度分析是最重要的分析,包括坡度,坡度之间的联系关系,哪一些场地适合人行,哪一些场地适合车行,哪一些场地适合建设。其次是汇水、风向分析。

  最后形成了校园规划,中间偏上的部分是主要的校园区,下面还有中学、小学、游泳馆、体育馆等,所有不同功能混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功能型学校。

  前面是功能分区,包括路网的体系。而中间这一块是相对单纯的河道景观,更多是考虑雨水收集和雨水再利用的关系。

  伊娃•卡斯特罗和王川表示,他们希望把所有的设计都当成一个整体的设计,把上面的建筑表述成地面的二次表皮。在2006年龙岗的竞标,他们就提出了厚土的概念,更多的强调建筑水平展开后形成不同层级的功能关系。景观会在建筑中间穿过之后变成绿屋顶,再变成室内的庭院,河流景观等连续在一起。虽然说功能不一样,但都是把景观带入空间内。他们呼吁不要过分强调景观和建筑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因为景观建筑都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些项目都是体现如何能让景观,包括从规划层面,景观的设计和建筑的设计最后形成有机的整体。

  SUNKEN GARDEN

  这个项目是北京园博会的设计师展园,是他们工作室在北京唯一小的建成的项目。希望可以通过现代型的手法把对空间的思考展示出来,同时希望这个公园展示出中国的南方古典园林里面步移景异的关系,其中有一点微缩景观的关系,更多的是展现立体空间的变化。展园中设计了很多不同的花园,包括地表花园、下陷花园、上升花园以及口袋花园。

  整体上材料上用的很少,更多的希望看空间的趋向性营造会对人的活动产生多少的影响。游人可以走的地方相对比较宽,但是地面上有材料的引导,而且整体空间上有趋势的引导。

  深圳艺术中心

  最后的项目是建筑项目,开放空间本身就是景观中的一个部分。前面的项目,更多的是在景观里面去做一个建筑,最后这个项目,是在建筑空间里如何营造一个景观。

  首先是对每个场地的日照、视线关系、场地的汇水、周边的人流做量化的分析。

  这个场地由三个地块和小的公园组成,它的功能相对来说比较明确。大剧院、小剧院和规划展览馆三个建筑功能和其中内部的景观以及旁边社区公园,最后形成了一个整体。

  左边是黄金山公园是高起来的一个山体,这些线是汇水的分析,希望整个场地的雨水经过自然汇水后汇到周边几个场地中去。

  这是经过切割最后形成的基本建筑形态,可以看到三个建筑都和景观有一个很密切的关系,而在内部也产生新的景观空间。

  剖面图可以看到其中的关系,这个建筑在两侧路口的高度一般都不一样,希望建筑可以整个的镶嵌在景观里面。

  最后这两张图表现的是在以建筑为主导的环境中如何营造景观,景观反过来又为建筑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把所有开放空间都当做景观空间去做营造,形成这样的效果。

  伊娃•卡斯特罗:欧洲当代著名景观建筑师、英国AA建筑学院教授,欧洲景观都市主义领军人物,以将先进的数字技术运用于创造景观主导的城市和建筑空间而著称。在国际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于2005、2007两次获得建筑实录最佳建筑师荣誉,2008年获得全球新一代青年建筑师称号。在从事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实践作品遍布全世界并多次发表于各大建筑杂志。

  王川:PMA普玛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英国Plasma Studio合伙人、主持设计师,知名新生代建筑师。清华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英国AA建筑学院客座顾问,清华大学Landscape Urbanism研究生studio联合导师,国际景观设计协会杰出景观规划师获得者。曾多次获得包括德国IF设计大奖,ASLA国际景观设计师协会奖、在内的国际重要奖项。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mmzgw929",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
交易保障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现货商城| 大宗采购| 优质企业| 星级品牌| 货源市集| 招商加盟| 展会服务| 行业资讯| 招聘| 企业视频| 行业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