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建设用地减量提质 城市体检15项指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昨天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工作情况与研究处理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书面),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18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人口和建设用地实现了减量提质,同时完成了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品质提升详细规划、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下一步,本市将制定“十四五”时期总规实施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建设规划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21年—2025年)》编制。
编制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
报告提出,本市精心组织实施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不断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围绕政治中心,全面提升中央政务服务保障水平。完成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品质提升详细规划、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编制完成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探索街区更新机制。围绕文化中心,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开展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形成大运河文化带空间管控与风貌引导规划的初步成果,建立中轴线沿线项目规划方案协调审查机制。
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编制北京推进国际交往中心专项规划、优化完善重大外交外事活动区等国际交往功能空间布局。编制完成雁栖湖国际会都控规优化方案。加快推进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服务设施建设。围绕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三城一区”等重点地区规划建设。编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规划。形成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沙河高教园区和良乡大学城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强对接“三城”的技术成果放大承接平台。
人口和建设用地减量提质
推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本市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制定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实施方案,制定分圈层、多维度的城乡建设用地减量途径。
本市减量提质取得新突破,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2154.2万人。总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均实现由增到减的拐点,全年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5.92平方公里。在人口、建设用地“双减量”的同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效益逐年提高。
七个区签约了173名责任规划师
报告提到,本市探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城市副中心多层级归化,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镇域规划,同步推进各级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扎实推进分区规划及亦庄新城规划编制工作。目前,13个分区规划和亦庄新城规划已正式批复实施。扎实推进城市副中心控规有效有序实施。组织开展副中心运营中心规划选址和实施路径研究;加快编制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案。
本市推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任务、重大项目落实。建立与廊坊市日常工作对接机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通航,大兴机场高速、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等同步投运,北京正式进入双枢纽时代。积极推动首钢北区重点项目和冬奥项目的实施建设,积极服务亚投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落地。
此外,本市积极推进责任规划师下基层、进街道、入乡村,已有七个区签约了173名责任规划师,覆盖了148个街镇乡和片区。
城市体检15项指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
本市持续开展2018年度城市体检工作。体检中15项指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95项指标进展较好。首次城市体检发现进展缓慢、提出需重点推进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等7个指标也已扭转趋势向好发展,说明减量提质发展取得切实成效。
报告提到,2020年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102项任务的最后一年,将统筹推进各项任务按照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位,确保102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将制定“十四五”时期总规实施工作方案
下一步,将制定“十四五”时期总规实施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建设规划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21年—2025年)》编制,加强对“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空间支撑和保障,为市级专项规划和各区分区规划实施提供统筹工作平台,深入推进“多规合一”,促进规划实施在空间布局上聚焦、在空间保障上有力、在空间效果上协调。尽快出台本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意见,强化规划传导,实行全域管控,推动多规合一。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委员杨中元作了对市政府关于2018年度北京城市体检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四项建议,包括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合理调控人口布局,让首都功能核心区真正静下来。尽快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水平,科学有效解决交通和住房等问题,加快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策机制,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