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易家
客服电话:17896393308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焦点 » 正文

5.5亿双脚“种”出了这片“蚂蚁森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30   来源:网络   作者:小马   浏览次数:702
苗木费、人工费、灌溉费以及病虫害等突发情况处置费用。相关规定设计还是很细致周到的。”王生贵对记者说。
  “蚂蚁森林这个项目,并非‘一捐了之’。在线上,我们在用户‘虚拟种树’环节设计了很多基于绿色生活场景的激励机制;在线下,真实种树的过程是在政府、高校、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合作下进行。不同方面的技术、经验、人才,不仅可以为植树造林保驾护航,而且能带给用户更好体验。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我们布置的设备,在手机上实时关注种树进展。”徐笛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支付宝蚂蚁森林已带动超过5.5亿人参与,累计种植和养护树木超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实现碳减排1200多万吨。同时,蚂蚁森林还在全国设立了9个公益保护地,通过“人人一平方米”守护生物多样性,守护面积超过280平方公里。
  大众参与,积木成林
  积跬步,至千里;汇众力,木成林。
  2016年以来,蚂蚁森林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等地的项目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2019年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蚂蚁森林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激发用户的正能量和创新行动,从而改变我们的世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称赞道。
  如今,像沈钧亮一样,许许多多的人将蚂蚁森林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26岁的武晶晶是上海的一名上班族。三年时间里,她收取了超过100.6千克的“绿色能量”,获得了3个环保证书。
  “成为‘环保达人’有啥诀窍?”记者问。
  “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做什么,但蚂蚁森林项目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在武晶晶看来,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没有量化,就难以感受得到。蚂蚁森林的作用恰恰在于用量化的形式告诉自己每天减排了多少,能产生多少公益价值。“绿色环保很多时候并不是什么难事,举手之劳而已;但当参与的人足够多时,就会汇聚起磅礴的力量。”
  在陕西西安从事工程机械制造的刘双明,同样在蚂蚁森林中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在我‘种’的树里,有两棵比较特殊。一棵是和媳妇合种的花棒,每次浇水520克,一棵是跟当初一起玩酷跑的15个搭档种的胡杨……”如今,刘双明谈到怎么“玩儿转”蚂蚁森林时,头头是道。
  中国绿化基金会是蚂蚁森林项目的合作造林主体单位。作为生态公益行业的资深专家,中国绿化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蓬告诉记者,与传统造林项目不同,蚂蚁森林造林过程要求全程透明,用户不仅能够在高德地图进行查看和导航前往造林地块,而且能够在支付宝上通过电子稻草人看见自己领养的树木生长情况,还可以通过近地轨道卫星看见种植前后大地的变化。
  “新时代的国土绿化需要发挥好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蚂蚁森林项目具有受众面广、互动量大、影响力强等特点,通过‘社会公众网上认养、企业捐资植树’的模式,营造出良好的国土绿化氛围,对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生态公益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陈蓬说。
  绿色发展,利在千秋
  苗种了,水浇了,树活了,就万事大吉了吗?与荒漠化的斗争,显然没那么简单。
  对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潘竞军来说,在各造林点、治沙点之间奔波早已成为常态,闷在车里的时间远多于坐在办公室里的时间。
  不过,潘竞军总觉着,只有亲眼看到“梭梭树”们平安成长的样子才放心。
  “现在植树造林资金及时到位,带动了农牧民个人、合作社、企业参与。可是,如果后续支持不足、造好的林又没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和造血能力,大家会不会又形成过度放牧的冲动?生态是不是有再度恶化的危险?”望着数千亩长势不错的梭梭树,潘竞军时常这样问自己。
  好在,大家不打无准备之仗。内蒙古各级林草部门早已开始着手为蚂蚁森林丰富树种,推出梭梭、沙柳、柠条、花棒、红柳、沙棘、樟子松、胡杨等一系列耐旱树种。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地根据植物品种,把蚂蚁森林相应地块纳入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当中。
  “我国的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沙产业、草产业及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蚂蚁森林的树种多数能与荒漠化地区重点发展的生态产业无缝对接,有利于吸纳贫困农牧民直接参与沙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农牧民增收致富,引导农牧民积极发展绿色产业。”陈蓬说。
  有人忙着种树,有人直播护林,身处杭州的徐笛也没闲着。他正带领蚂蚁森林团队,寻找更多基于绿色生活场景的“种树合伙人”。目前,蚂蚁森林已吸引了包括公益组织、科研机构、高校、明星、企业等在内的800多个各类合作伙伴。
  夕阳西下,一股气流从巴彦乌拉山上俯冲而下,吹过了山下的一片梭梭林。几粒沙土翻滚了几下之后,又缓缓停了下来,难以再前进一寸。
  从沙进人退,到退牧还林,再到人进沙退……像沈钧亮一样,每一个看过这景象的人都会甚感欣慰。这份欣慰背后,是深入人心的绿色发展理念,更是许许多多普通人的自觉担当。(记者 王俊岭)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mmzgw929",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买家保障支持先行
交易保障交易
实地验厂真实性并拍照取证
委托找厂5万家工厂等您下单
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 快捷方便
现货商城| 大宗采购| 优质企业| 星级品牌| 货源市集| 招商加盟| 展会服务| 行业资讯| 招聘| 企业视频| 行业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