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db:关键字]  银杏  国槐  广玉兰  苗木  园林绿化  种植  花卉苗木  紫薇  紫叶李 

丛日晨在央视讲古树

   日期:2025-05-19     浏览:7    评论:0    
核心提示:  背景介绍:  4月5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与古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树木医学会首席专家丛日晨教授,登上央视频一套(CCTV-1)《开讲啦》栏目舞台,与主持人撒贝宁展开一段关于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精彩对白。  作者补充:  4月11日晚上,我

   背景介绍:
  4月5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与古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树木医学会首席专家丛日晨教授,登上央视频一套(CCTV-1)《开讲啦》栏目舞台,与主持人撒贝宁展开一段关于古树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精彩对白。
  作者补充:
  4月11日晚上,我吃过饭,打开手机朋友圈,倏忽,发现城建部园林处老处长、我敬重的王香春女士发了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因为是我熟悉的朋友丛日晨先生上了电视,而且是中央电视台,专门为他录制《开讲了》专题节目。主持人,好嘛,是大名鼎鼎的撒贝宁。此次节目的内容也好,是关于古树文化与文化传承的内容。我看了,学到了不少古树和古树文化的知识。我是从事园林花木宣传的,几十年了,一直对古树文化感兴趣。说实在话,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主讲嘉宾丛日晨先生。
  丛日晨先生,1966年生,内蒙古人。他的头衔不用我介绍,大家已经知道。他是首都北京一个著名的园林花木专家和学者。
  他先在山西农业大学任教。大约十六七年前,他取得博士学位后就到了北京,在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工作,担任该院的总工程师。到该院后,他长期从事园林植物研究,尤其在宿根花卉、古树名木保护和城市绿化领域,都有深入的探索。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科研项目,包括“北京城市绿地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示范与研究”、“抗病抗热型丰花藤本月季新品种的引选育研究”等。
  我认识日晨,大约是七八年前,在山东德州组织的园林工程与苗木产业对接会上。我们一同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到会。因为都来自北京,都是同行,我们就慢慢的熟悉了。以后,到外地演讲,包括在京参加各种园林花木活动,我们频繁的有了接触,便更加的熟悉了。因为,他很随和。
  闭上双眼,扪心自问,在我认识的园林专家学者中,日晨,可以说是我特别佩服的其中之一。如今,看到他到中国最高的电视屏幕上讲解古树和古树文化,我作为朋友,怎么能不会为他高兴呢!
  写点什么好呢?昨天的晚饭后,我回到了我的卧室小屋,打开台灯,放上一杯袅袅飘香的热茶陪伴,竟然不知道该写什么?我与日晨已有三四年没有见面了。但看电视里的他,还是老样子。戴副眼镜,不胖也不瘦,稳稳当当,一副做事严谨斯文的样子。他没有老,还是那么的年轻。这只是外表,我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我对他的认知又是什么?一时找不到切入口。
  我只好停下来,随便翻看我平时看手机收藏下来的精彩句子。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段话,映入了我的眼帘。他说:“内向而不呆滞,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
  哈哈。这几句话,放在日晨身上,最合适不过了。
  日晨不爱笑,我也极少看到他笑过。他不说话时,总是目视着前方,好像在思索着他新近研究的园林内容。
  他听到他不满意的高谈阔论时,他总是和颜悦色,不声不吭,从不反驳对方的观点,有机会,他会认真的阐明自己的看法。人,没有必要针尖对麦芒。
  他演讲时,开头很是一般,没有震撼人心的开场白。但他的演讲,观点鲜明,会步步深入,抽丝剥茧,论据充分,引人入胜。台下的人,越听越爱听,越听越入迷。到了演讲结束时,大家会情不自禁的让他再讲一会儿。他的演讲之所以受欢迎,并不是靠他有多少头衔,而是他说的话,落地生根,句句在理。之所以如此,这跟他日常认真钻研,认真思考有着密切的关系。
  记得2021年初夏,北京朝阳区望和公园举办青州魏玉龙先生的“花木蓝北京园林绿化应用效果鉴赏会”,该会,有京津冀20多位园林设计师参加。该鉴赏会,日晨是牵头组织者,他在现场,双手托着玫瑰红色的花穗,认真的讲解。他说:花木蓝的花穗是“无限花序”。它的花穗是随开随时向前延伸。先开的花要落了,前面吐出的花瓣又开了,前赴后继,一拨接着一拨。其花穗最长时,长度可以达到30厘米,这是其它开花的植物所不具备的。
  这样细致入微的讲解,他在背后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实践出真知,在论的。一个真正的专家学者,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手都要硬才行。故此,“寂静而有力量。平波水面,狂澜暗藏”,用在他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现在,我把日晨博士精彩的开讲内容,分为片段,恭录如下,供您欣赏,也算是拙作的结束语吧。
  “古树,指的是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且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商品林中的树木。”
  “在众多测定方法中,100年以上的古树数年轮是最“靠谱”的方式,因为年轮一年长一圈,永远不会骗人”。
  “我国有5棵5000多年的古树,它们全部位于陕西,其中最有名的一棵树叫“轩辕柏”,也叫“黄帝手植柏”,据说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植。”
  “汉字里“模样”“楷模”“标杆”都是“木”字旁,这并非只是“碰巧”。比如“楷模”,正是两种树木,即楷树和模树”。
  “植物学家们已经认证,“楷树”就是今天的黄连木,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贡为孔子种了一棵,如今到孔庙还能找到碑刻。而“模”树仍旧存在于传说里。”
  “我们与树木同是地球上的一员,我们无法让树木不开花传粉,也无法将它们尽数砍去,最好的方法也许是调整一下生活习惯,出门戴口罩,或者避开中午温度高花粉量大的时候出门。我们要谅解树木每年带来的1个月的“麻烦期”,毕竟我们还有11个月享受树木带来的绿色”。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意见反馈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20045571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