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易家
客服电话:17896393308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张政微:法律政策在园林中的地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苗易家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823

  3月23日下午,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分论坛“亚洲园林教育论坛”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张政微作了题为《法律政策在园林当中的地位》的演讲。他介绍了在这门交叉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他还认为,规划和设计只是方法论,应当打破惯性、重新审视风景园林学科。以下为张政微演讲内容实录:

北京建筑大学风景园林系副主任张振威

  首先要感谢在座的老师、同学和各位嘉宾。我从自己的特长组织以前既有的东西,从法律政策和制度来讲。大家知道风景园林包括城乡规划和建筑学,我们做设计和规划工作,从产业链来讲基本上是最下游的产业。它上面可能要有其他的行业,还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当时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基本上选定了这个方向。之后也在法学读的博士后,认识到其实法学对我们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处于非常空白的阶段。所以我就从我的自身研究背景来讲。我们本科的课程体系有园林的法规和管理这门课,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这门课来说一下法律政策在园林当中的地位。

  一、法律政策与园林学科的关联

  看起来法学跟园林学科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其实还是有关联的,比如说:(1)大树进城现象说明了我们国家在立法之后社会整体的法律进城的现象;(2)公园里高档会所前几年叫停说明公共服务财政支持不足;(3)规范性文件制定不专业,比如公园设计规范里边关于商业性建筑的规定;(4)风景区门票价格高涨,这是大家体会到的现象。我们的价格比其他发达国家的价格高很多;(5)景区经营权乱象。风景区能不能上市?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上市、适合上市、应该上市?(6)旅游业属性定位,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还是社会福利性的事业?这都跟我们息息相关;(7)风景圈地运动;(8)小区绿地验收,有一个著名的案例:清华附近的“宇宙中心”在2012、2013年的时候房子十万块钱一平,因为小学特别好,但是后来因为绿地从来没有验收过,居民的绿地被开发商克扣了;(9)风景的知情权和信息公开。

  二、园林学科与法学交叉现状

  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它很重要的特征:

  1.跨学科,跨得非常大。我博士导师是杨锐老师。我选题的时候,杨老师皱眉皱了很久,也是鼓励我们做创新性的研究。我去了法学院后发现这是特别大的学科交叉,现在还处于进步和开始的阶段。

  2.法学和风景园林交叉的内容非常广。法学对风景园林是横向的,并不是纵向的,所有的东西基本都涉及法律——12个二级学科,刑法、民法等等,特别广。

  3.都处于两学科的边缘地带。我们这个专业的立法和立法规还处于两个专业都搞不懂的状态,并且对法学来说我们学科的法规太边缘了,根本没有人关注我们学科。其实我们专业也很少有人具备基本法学知识解释的能力。比如在分析提出应对政策时,我们以设计师的角度回答,多半都是以设计师的情怀和完全不切法律实际的想法去分析、思考,在完全不了解社会如何运作、制度如何运作的情况下提出方案。我在法学院更加认识到交叉领域的空白,包括政策的制定、推动国家以法律保证行业整体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知道奥姆斯特德是“种菜的”,他在国家政策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社会改革者,他的很多思想基本上引领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可见对我们这么重要的人物是全方位的,不是只做规划设计的一个人。

  4.研究处于起步期。现在能跟我真正站在一个战壕里的人比较少,这个专业太偏了,但非常重要,现在还处于起步期。刚才几位教授都讲过,并且Osman说国外已经认识到了园林学科是涉及全域的,涉及法规和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国家现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和建设都需要我们专业懂这个方面的人去理解,去解读,甚至发出声音。但是这个还是起步期,我也在艰难地爬。

  其实很多风景法制的功能与作用在制度层面可以体现一直强调的美学、生态、环境、文化、伦理价值,还可以保护风景资源本体的数量与质量,保护公民正当享用风景的利益,保证公民及时充分科学获取风景资源、知识与理论。国外的环境法非常广,我做过研究,美国城市规划算环境法的。但是在中国是不一样的,刚才老师说我们现在改革是“底朝天”的改革,还有影响传统的法律价值观参与法律规划。其实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主要议题和内容,基本上很多点还处于空白状态,或者是没有人研究的阶段。但是确实是有很多内容和议题。

  三、如何落实法律在园林学科的教学

  园林与法学的交叉这个方向怎么用在教学里边?恰好蓝皮书里边有这门课,是核心课,所以我就开设了这门课。研究这方面的人比较少,很多学校在这个课上念法条,给学生介绍一下环境法,介绍一下规划的标准——这属于了解法规的内容的层面。对于这个课,我的思路不是这样的,我最后想达到的是大家能批判性地反思我们风景园林跟法律相关的现象,甚至能思考、解读它的成因,这就是经济学和其他理论才能实现的理论体系。我们主要目的是批判思考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和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标准的合理性,要求学生知道这些法律条文是什么。比如在实践中遇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学生们应该批判地去想这个合不合理,这个法条对不对,这个规定怎样。他们会有一个评判。更深层次的是去解释现象的原因,比如我们现在最热的乡村这块,很多人都可以说乡村应该怎么样,包括很多文人、设计师。设计师有文人情怀,设计师的情怀认为乡村应该留住人,但是不了解经济背后的抓手就很难把人留在土地上。所以这是我们专业很重要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也应该从制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真正分析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感性地处理解决,这样一点用途都没有。比如美国的住宅为什么是那样的?中国深圳的住宅为什么是这样的?深圳在我国是一个特例,你会觉得不是一个空间性,所以你应该知道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样,有什么问题。比如美国的问题——绵延,怎么绵延?怎么经营管理?要全方位地理解我们专业的现象。

  简单举两个例子:

  案例一:风景圈地。我们国家很多保护区是出于赚钱的目的而建的,并不是真正的以保护为目的,因为“保护”过后经济上并没有任何变化。怎么样提出解决方案去应对?“风景利益不属于风景园林”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属于传统的规划设计”也根本搭不上边。所以跟法律相关的事实和现象,其实是我们应该能思考或者能去面对的,至少以经过理性思考和理性加工的案例提出来。比如在京西北非常优美的天路。这条路是一条县道,当地发现游人太多之后将天路圈成线状风景区。这个事件一出来社会一片哗然,没过多长时间就撤掉了。地方政府用资源做经济导向这种重要事件,我们应该知道怎么样分析它。同学们必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去挑战设计之后的利益变迁。我们不只是关注游人看这个风景怎么优美,还要站在情怀的角度、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应对这些现象。这种圈地运动会导致开发性的保护,搞的跟主题公园一样,其实是把自然完全异化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经济利益导致的,大家平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职业伦理观。

  案例二:麦克哈格这个案例非常有名。1961年居民把海岸沙丘带摧毁了,之后麦克哈格研发了基本原理,政府立法做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非常基于市场经济的,不是强制的——你破坏生态就把你全部迁出去。麦克哈格的智慧和规律我们专业人士都知道,但是在社会经济运行当中却不管用了。这就说明要从正确的角度去看问题。只用麦克哈格的原理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他起到的效果导致我们必须借助社会工程才能改变这个利益博弈的格局。法律很重要,应该把我们专业内容纳入到法律当中去。

  这个教学课程的特色是让学生们去辩论——比如,我选的案例不是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的,对学生来说是不能很好判断的事。例如门票价格是否过高及其影响——正方观点认为门票高的话能赚钱,又能保持游人规模;北京房价上涨的利弊——学生正反方可以说出自己的价值观,哪个应该哪个不应该,这是他们思考的过程;还有房地产税是否应有社会调节作用,将高校视为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对象是否合适等等。学生会做很多的功课,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有的是完全准备好了的一组,每个都能环环相扣;有的组完全没有背过,就是让他们有准备、有依据地讨论一下;有的同学现场吵,吵得面红耳赤。这让同学们参与了整个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很多课现在都流行用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参与方式。其实法律研究不只有现实意义,它还指导我们学生如何思考问题、真正实际研究问题、从更宏观的法律和制度层面如何应对问题。

  四、从哲学的层面看法律在园林中的作用

  对于我们风景园林学来说有一个更重要的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我一直秉承的观念。我们的学科对象范畴是什么?我们长久以来各种学,建筑学院,农林学院都是以设计师、风景园林师为培养方向,这个理论体系也是以规划体系为主导。包括很多大师、很多地理学名家,还有杨老师也总结过:“风景园林学的实质是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非常广的范畴,所以这也是不严谨的概念。风景园林学可以视为研究风景园林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它的工具不仅是规划和设计,我认为规划和设计只是方法论,或者工具论里边的两类。我们现在有很多开设景观社会学课程的,涉及到社会问题的时候用社会学理论解答我们面临的现象。我们应该改变以规划设计为本位或唯一导向的这种培养模式,同时也影射了对于风景园林学范围和边界的思考,思考这个边界到底有多大。

  我觉得景观的理论、现象或规律都是和一些哲学内容相对应的。比如方法论的运用——我们有认识论、解释论、应用理论等问题,所以我刚才说规划设计基本上是一个方法论的层面。当然也有人的层面。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全方位的、哲学的框架看风景园林学,打破惯性,重新审视这个学科——这是法律法规而不是研究教学,是对整个学科学历上的挑战,或者是一个反思。

  五、总结

  总之我的研究,以及这门课,是要在教学上使学生明利明知,批判性地思考,教学生怎么理解和分析我们风景园林学的一些现象。
这是我的汇报内容,谢谢大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mmzgw929",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意见反馈
服务条款
法律声明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2020045571号-1